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安徽省明确提出了努力建成全国智慧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这是充分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推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一项前瞻性发展思路与重大战略。
加快智慧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重大意义
智慧经济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以知识、数据为核心资源,以精确管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发展新形态。国内外发展趋势表明,智慧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发展形态,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安徽发展智慧经济,不仅是形势所需,也具有良好的优势。
发展智慧经济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培育爆发式新增长点的客观要求。自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智慧经济基础技术加速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智慧经济已经进入“井喷”发展的临界点,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突破口。瞄准智慧经济发展,找准关键突破口,及早布局谋划,有利于安徽培育出一批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
发展智慧经济是统筹发挥技术和产业优势、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安徽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创新已经成为安徽发展最强劲的增长引擎。同时,安徽作为制造业大省,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平板显示、新材料等产业优势明显,产业服务配套能力日益增强,集群式分工协作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依托中科大、中科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和全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结合省内优势制造能力,安徽有望在全国率先形成从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应用开发、规模量产、配套服务的完整智慧经济产业链,将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发展智慧经济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智慧经济,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的有效结合,能够切实提高供给侧应对需求端变化的适应性、有效性,不仅有利于安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能满足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差异化、个性化的中高端需求。同时,通过运用智慧技术,加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建设,能够切实加速智慧社会的形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推动智慧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智慧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涉及的产业领域广、范围大,无成熟发展模式可借鉴,需要更多创新理念支撑。安徽应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依托和发挥特色优势,从智慧产业和智慧社会两端找准突破口,利用好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手段,引导智慧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顶层规划的布局设计。加快编制智慧经济发展规划,发挥政府在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规范引导作用,推动智慧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城市建设、区域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配套衔接,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的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合力。注重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利用规划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智慧成果的应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智慧产业体系。一方面,围绕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智慧产业化。加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慧技术的研发力度,力争在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示范应用协同发展,把握智慧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利用“智慧+”模式推动产业智慧化,培育智慧产业。主攻智能制造,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培育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以中国声谷建设为引领,发挥中国声谷产业发展基金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发展。大力实施“皖芯计划”,加快发展智能芯片、智能终端等制造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业、移动传播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促进汽车电子、智能传感等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实施“皖企登云”计划,支持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
大力推动智慧社会建设。一是统筹城乡智慧社会硬件条件建设。重点加大云、网、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无线城市”建设为重点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物联网的部署,加速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发展,夯实智慧社会发展基础。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手段。推动智慧政务加快发展,促进政府行政更加透明高效。加快智慧社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跨区域协同治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农村留守人口管理等治理难题的新路径。三是提升智慧服务能力。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服务”统一入口,建设一批智慧医院、智慧养老院、智慧学校,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形成线上线下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民生服务体系。尤其要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智慧手段,推动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城乡民生服务差距的缩小。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调整各类产业发展资金投向,优先支持与智慧经济相关的基础设施、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项目。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建立智慧经济发展投资融资机制,撬动社会资金投资发展智慧经济及其相关领域。优化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支持各类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把智慧经济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加快新技术、新应用的孵化和培育。创新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强化高端人才要素集聚能力,重点引进前沿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开发、高水平技工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端管理人员,逐步形成合理智慧经济发展人才梯队。
(作者单位: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