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北京正着力建设世界城市和宜居城市。北京率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当前,人口、交通、环境、能源等仍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一、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重大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关键阶段,北京也不例外,走出一条依靠低碳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对于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这些都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目标,成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内容,成为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北京必须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主动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全面认识和把握低碳经济,并以此为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三个北京”发展战略,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的重要保障
2009年底闭幕的北京市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指出,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要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全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绿色环境体系。建设“绿色北京”,实现低碳发展,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加重,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各国必须考虑的迫切问题。中国是全球用能大国,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国,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中国和各方加强合作的基础。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对建设低碳经济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一旦成为强制性目标,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低碳经济也将真正走进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建立政府政策、产业结构、生活方式、金融体系四位一体的低碳经济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与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低碳技术提供方、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的合作,探索基于城市切实可行的低碳发展解决方案,包括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规划、低碳生活、低碳政策、低碳金融和低碳贸易机制等,以推动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低碳转型,城市所取得的成果和最佳实践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楷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城市间借鉴和推广,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五)建设低碳城市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特别是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上,低碳经济则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二、北京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日趋成熟
从“绿色奥运”到“绿色北京”,北京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集聚了重要的优势资源,而且,率先建设低碳城市也是传承奥运遗产和奥运财富的重要手段。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北京建设低碳城市有基础
一方面,对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要求的企业实施关停改造。另一方面,明确高端产业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上。加强中关村、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高端产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以及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全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了一大批自主创新资源,提高了区域自主创新的能力,保证了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北京市研究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实施方案,将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内容,涵盖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业等诸多领域。
(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北京建设低碳城市有经验
实现了首钢压产搬迁,关停了北京焦化厂、北京有机化工厂、北京化二股份公司等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组织退出了小造纸、小印染、小铸造等7个行业的100多家企业。据统计,北京市对主动退出并通过验收且符合奖励标准的42家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奖励资金共计4930万元。2007年,万元GDP的能耗、水耗比2001年分别下降37.4%和64.5%,综合能耗水平全国最低。2007年,北京率先在54家政府机关进行用电、用热计量改造,2009年又对30家政府机构节能实施了改造。2004年—2007年,北京在中小学、地铁站等公共领域更换节能灯200万只。到2008年,北京在新能源领域资金投入达50亿元左右,其中政府直接投入约17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禽类沼气发电项目、全国最大规模的可再生水源热泵系统等一批具有突破意义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
(三)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显著,北京建设低碳城市有环境
截至2007年,城八区和郊区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2%和47%,生活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9.87%和76.48%。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2001年的185天增至2007年的246天,截至10月6日,2008年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11天,优良率75.4%。全市林木覆盖率上升到51.6%,山区林木绿化率达到70.49%,城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18%,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增长到12平方米。
(四)政府引导发展机制逐步确立,北京建设低碳城市有措施
2009年5月18日,北京市政府公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2009年行动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全年共安排86项任务,其中本年度完成48项,跨年度实施38项,预期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4%、单位GDP水耗下降5%等年度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2009年北京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固体废弃物处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节约工程、绿色照明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北京市还将环保节能纳入考核,在全面完成2008年年度计划的基础上,2009年继续完善包括政策引导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监督监测机制、标准准入机制、市场服务机制、宣传动员机制等在内的六大机制。2009年研究完善了符合首都功能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环境保护、交通节能指标纳入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的范围,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
三、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首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结合“十二五”规划,尽早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
一是结合“十二五”规划,尽早制定北京中长期低碳发展规划和北京低碳发展路线图,确立今后各发展阶段推进低碳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明确一系列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为低碳发展提供指导。要总结北京奥运会的经验,统筹推进首都城市的科学规划、科学建设和科学管理。要切实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二是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保证规划的实施,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宏观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快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要尽快落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组织专业建设部门与区县“双进入”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加大工程推进力度。
三是要重点推进顺义、通州、亦庄三个重点新城及南城和西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把城市管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总结奥运经验,积极推动城市综合管理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管理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工作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二)构建低碳产业体系,调整人口结构
一是优先发展服务主导型、创新驱动型和生态友好型的服务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满足市民需求、有利吸纳就业的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生活服务业;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生态工程咨询、碳交易等低碳服务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大企业、大集团来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
二是落实北京重点制造产业调整及振兴实施方案,加快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都市工业优化升级。
三是加快培育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力度,把北京建成全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
四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安全高效生态的有机循环农业为主要方向,加强设施农业建设,积极支持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和科技农业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特色果品、有机蔬菜和农产品物流加工等重点领域,提升农业的科技、生态、文化附加值,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实现产业优化、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
五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逐步优化中心区城市功能,加快人口疏解进程,控制人口规模,加强对外来人口的住房、教育、环境、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和服务,逐步实现首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落实区县功能定位,优化低碳空间结构
一是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发展。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障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科学评价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和作用,把生态效果作为调整社会分配的重要指标,扩大对这一地区的一般转移支付规模。要进一步调整退出资源采掘和污染环境的低端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推动一批符合功能要求的重大项目落户。同时,要发挥多个积极性,健全区县合作帮扶机制,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是把新城建设作为首都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建设11个规划新城,使新城成为有效疏解城区人口功能、承接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成为首都宜居城市建设的典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突出发展理念创新,妥善处理好“建城”和“兴业”的关系,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建设重点,根据产业、用地、人口发展情况,明确优先开发顺序,实现滚动建设、有序发展。
(四)提升自然环境承载力,打造低碳生态城市
一是拓展城乡绿化空间。将空间集中、规模较大的城市绿地建设成为开放式休闲公园;配合老旧城区改造拓展配套绿色空间;建设郊区城乡结合部景观绿地网络,打造新城绿色缓冲带;建设沿大中河道、新建主干道路的生态景观走廊;全面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农村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培育休闲旅游、观光采摘等生态友好型绿色产业,促进山区沟域经济发展。
二是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结合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继续实施荒山绿化工程,加快宜林荒山、疏林地和未成林地的绿化建设;鼓励开发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努力控制水土流失;加强防风林地、农田保护林地建设,提升防护林功能;持续推进低效功能林地升级改造,着力提高森林碳汇功能。
三是改善水域环境。加强水源地保护,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提升水系服务功能,加强雨洪调蓄利用、输调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推进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拓展沿河两岸城市发展空间,发展水岸经济;以北运河为重点,加强跨区域河流污染治理合作,深入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地表水体推进潮白河、北旱河湿地建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稳定水体生态服务功能。
(五)解决废弃物处理难题,使废弃物处理低碳化
一是做到源头减量,上游减量。必须将废弃物治理的视点从最终处理前移至产生废弃物源头,视点前移的核心是在社会物质的运转过程中(包括生产、流通和排放过程)节省并循环利用资源,少产生废弃物或避免产生废弃物,切实做到源头减量、上游减量。
二是分类收集是关键。必须改变市民随意抛掷废弃物、无意识分类处理废弃物的习惯,只有如此,生活废弃物分类收集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分类收集应该和处理设施相配套,若分类收集与后续处理设施没有形成系统,分类收集将失去实际意义。
三是推行废弃物处理产业化。所谓废弃物产业是以降低污染和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为主要目的产业,其主要是通过废弃物中各类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来寻求经济的最佳值。不但废弃物处理应形成产业,废弃物收集,资源循环利用同样应是产业。但是废弃物处理产业化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税收上给予倾斜。
四是建设超大规模废弃物处理场。超大规模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可以很好地体现投资规模效益,降低运行费用,集中解决突出的技术难题。因此,应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划的大型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式,解放思想,合理解决实行跨行政区划建设模式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五是加强科学管理。面对现实,必须把废弃物处理发展规划与北京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科学管理统一结合起来,所以要迅速提高行业自身素质,各部门要做到分工协作,责权分明。
(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现低碳节能战略
一是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强化源头控制力度,研究制订并执行高于国家的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加大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执行监察力度;鼓励采用新型结构体系、新型墙体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抗震节能型农民新住宅。
二是深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重点推动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城区老旧平房、小区住宅等既有建筑进行包括墙体、供热系统、耗电设备等在内的系统节能改造,建设一批示范项目。
三是重点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出台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市级政府机构节能改造诊断;鼓励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对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空调制冷、办公设备、照明等系统及网络机房等重点部位进行节能改造。
四是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建筑。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积极推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新校区的绿色校园创建;建成一批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使用市级财政性资金新建的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竣工后需通过国家绿色建筑测评。
(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倡导低碳出行方式
一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强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的骨干地位,按照“安全、质量、功能、成本和效率”相统一原则,加快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加快构建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地面公交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快速公交通行系统,在主要客流走廊上继续增辟公交专用道。
二是积极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对接科技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在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重点的规模示范应用;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扩大天然气汽车应用规模;实施泊车熄火等行为节油措施,并对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试点安装节油装置。
三是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系统。修订或废止不利于自行车交通的管理规定,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在道路两侧设立自行车专用道;在中关村西区、广安门内大街、商务中心区等重点地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规划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交通示范街区;在客流集中地区增设安保设施齐全的自行车停车场,完善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换乘系统。四是逐步完善智能交通体系。加快推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便民交通服务系统建设,完善智能交通体系。重点研究建设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交通管理基础设施与道路交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化指挥调度系统和地面公交智能调度指挥系统。
(八)加大宣传力度,提倡低碳生活消费方式
一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倡节俭理性的低碳生活方式,使节能、节水、资源回收利用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合理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倡导市民按照国家标准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鼓励市民养成随手关灯、废弃物分类、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实推动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加强废弃物源头分类及减量化管理,积极探索党政机关、学校、大型商场、宾馆饭店、果蔬批发市场等机构或场所的生活废弃物“零废弃”管理试点。
二是引导低碳消费行为。积极引导合理选购、适度消费、简单生活等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时尚。引导市民选购、使用低污染低消耗的生态洗涤剂、环保电池、绿色食品等绿色日常用品;鼓励和引导市民选购环保建材、绿色家具、绿色照明、以及能效标识2级以上或有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空调、冰箱等家用产品;引导和鼓励市民选购节水型净水器、洗衣机等节水产品;鼓励市民选购小排量、低排放汽车;探索实施“绿色电力机制”,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市民购买绿色电力。提倡市民重拎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提倡和鼓励市民在酒店、饭店、大型写字楼等场所减少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日用品等产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