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建协创新工程技术研究院官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改革开放40年来以科技创新助推江门发展实现新跨越
发布时间:2018-11-30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985年,江门申请第一个专利,在2016年,我市专利申请突破10000件;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我市第一家高企获批,2017年,我市高企存量已经突破700家;1994年,江门建立第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到2017年,我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达238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40年来,江门栉风沐雨,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与巨大成就,不仅能从统计指标中直观反映出来,更能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感受得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效率不断提高、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高水平发展。

        文/图 陈敏锐 江科宣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 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40年前,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这场盛会开启了“科学的春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五邑大地生根发芽,科技产业从无到有、高科技企业从小到大、产业体系从大到精,一路走来,科技创新的脚步越走越实,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活跃在市场中的企业家,有两个重要群体:“84”、“92”,即1984年、1992年下海创业的企业家群体,市工商联主席、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国江属于“92”那批。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及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涌现了一批下海创业的知识分子,万国江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当时,国内纺织厂的原材料纺织品辅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就想能不能自己研发生产技术,生产足以替代国外进口的纺织品辅料产品。”万国江认为,面对庞大的市场,他只要努力苦干,就能在上海纺织市场中分一杯羹,那也不得了。

        1994年,万国江作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定:回家乡江门创业。当年10月,万国江与江海区滘头办事处联星村联合办起了江门市联星科恒助剂厂,自助研发和生产KF系列纺织助剂,这就是科恒股份的前身。万国江以技术入股,双方共投资200万元,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创新创业之路。

        仅一年多,万国江就把KF系列纺织助剂迅速在广东全省铺设开来,最高峰时占到行业80%以上的市场,新会锦纶厂、恩平广联泰、台山纺织厂等江门老牌纺织厂都是其公司的客户。1996年,公司销售总额已超过1000万元。

        “市场的机遇转瞬即逝,要把握住市场,必须要时刻紧跟时代不断创新。”1997年,江门市联星科恒助剂厂开始涉足稀土发光材料领域,先后成功研制的双峰蓝粉、耐高温红粉、全光谱荧光粉等产品成为国内首创产品。

        2003年后,江门市联星科恒助剂厂的稀土荧光粉产销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成为全国稀土荧光粉行业的领导者。2007年,江门市联星科恒助剂厂完成业务分离重组,整体变更为科恒股份。2012年7月26日,科恒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13—2014年,LED灯逐步替代节能灯,稀土荧光粉市场大幅萎缩,需求量从原来的一万吨下降至两千吨左右,导致科恒股份的稀土荧光粉产品销量大大下降。意识到市场变化的万国江,早在2012年便带领科恒股份转型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

        2015年下半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兴起让万国江更加认准了新路。“锂离子电池材料可以应用于数码和电动车等新兴行业,此外,还可用于制作储能锂电池,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未来市场前景可观。”万国江说。

        2016年,万国江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下重注,以4.5亿元收购浩能科技,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拓展新能源、新材料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的业务,优化上市公司的业务结构,形成“设备+材料”的双龙头业务布局,进一步开拓公司的盈利来源。经过多年的业务拓展,科恒已迈入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行列。

        创新路上永不停歇。除锂离子电池材料外,近年来,科恒股份还在不断储备创新项目,针对工业废气污染,研发VOCs净化催化剂等产品,还和北京大学合作,利用稀土发光材料技术制作农用转光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江门创新实力全面提升

        科恒股份只是江门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门科技事业在改革开放中持续稳步发展,科学技术进入了振兴时期。

        近年来,江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科技水平、科技投入、技术合同交易额、专利申请量增幅明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是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政策环境、科技示范引领水平、科技金融融合水平、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合作交流水平等方面也实现显著提升。

        “可以明显感觉到近年来江门科技类的企业越来越多了,人才越来越集聚,同时,新兴的产业发展也越来越蓬勃。”万国江说。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5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2家;省级研发机构(创新平台)290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8家;市级研发机构(创新平台)超1300家。

        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3.87%,比2016年(17.6%)提升26.27个百分点,增长率达到149.3%;全市主营业务5亿元以上工业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比2016年(38.93%)提升61.07个百分点,增长率达156.9%。2017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53家,同比增长129.66%,增速位列珠三角第一位。其中增长最为明显的是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数量达121家,比2016年底累计数还多4家。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我市始终将高企培育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存量为730家,比2016年翻一番;省高企入库培育企业累计252家,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759家,科技型小微企业2797家,储备了一批创新研发能力动力强、创新动力足的科技成长企业。2018年共发动1018家企业申报高企,我市拟有515家企业通过认定,预计高企存量超1000家。

        根据2017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统计快报,目前我市收入上亿元的高企有222家,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的有441家,同比增长70%,工业总产值为1703亿元,同比增长52%,营业总收入为1679亿元,同比增50%。

        “因为改革开放,我们企业有了机会发展壮大。江门近年来的创新创业氛围也不断增强,政府尤其是科技部门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帮助我们这些成长型的科技企业快速成长。”江门市阪桥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中涛说。

        的确,在高度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方针下,江门正以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我市对6个团队项目安排创新科研团队资助资金2200万元,其中对两个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分别给予600万元的资助。对4项创新型人才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项目每项奖励20万元。对3名符合“激励创新型人才促进产业发展”条件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

        此外,市科技局自2015年推出了5项孵化器扶持政策以来,我市已形成政策扶持的多重叠加效果。全市各类孵化载体加速涌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5年,全市仅有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我市已建成孵化器30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培育单位3家,孵化器已实现县域全覆盖。同时,孵化器总面积达46.5万平方米,在孵及毕业企业分别为882家和80家;众创空间更是从无到有,已建成32家,其中国家众创空间备案3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4家,众创空间总面积达5.7万平方米,已服务团队、企业800余家。

        作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江门赛区,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规模大、宣传多、成熟度高、内容丰富、群众参与面广、项目涉及领域新,是五邑地区举办的参赛水平、组织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创新创业赛事,为我市持续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大赛每年为参赛企业提供约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和引导对接超10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通过丰富的活动为双创人员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项目价值、检验创业方向与模式、提升团队综合素质、获得政府财政扶持、对接社会资本、结交上下游资源、寻找双创伙伴的绝佳平台。

        2018年大赛共有203个项目成功报名,参赛数量位列广东赛区第3位,创历史新高。有25家企业在省赛获得扶持资金,有10家企业入围国赛决赛,均位列广东赛区第3位。目前已有2家获得国赛优秀企业奖和扶持资金,国、省赛的入围企业数量和获奖数量均为历史最好成绩。

        当前,江门正不断围绕打造“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小微企业国际化先行地区”这一主题定位,充分发挥“中国侨都”的优势,不断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了技术成果向我市转移转化,并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高水平人才、构建研发机构、打造创新经济圈等方式,为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江门创新实力的全面提升。

扫一扫,关注中建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