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市政府文件形式正式印发,成为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提出了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两个阶段的目标:在未来十年里,深圳将建成东南亚地区的明星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至2050年,将深圳建设成为生产要素的国际配置中心、决策运营的国际管理中心、知识技术的国际创新中心、信息资源的国际交流中心、生态多元的国际宜居中心。要实现这两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加强对外交流是必由之路。
对外交流:深圳成就辉煌的重要因素
过去32年,深圳肩负着改革开放“窗口”的使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参与世界分工、融入国际社会,鼓励本土企业国际化,使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经过多年努力,深圳的经济总量已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外贸出口额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到2011年,深圳经济以年均增长25.8%的速度迅猛发展,当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5万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当年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3万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40亿美元,在境外投资项目800多个,在深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80家;成功举办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承办、协办300余场重要国际会议和大型展会、13届高交会和8届文博会,在匈牙利、以色利等国举办了高交会海外分会;缔结国际友好城市13个、友好交流城市23个。此外,深圳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成绩斐然。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深圳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奇迹,成就了拓荒牛32年奋斗的辉煌历史。如今,深圳已经从昔日的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一座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外交流:深圳再领风骚的必然选择
深圳未来怎么发展?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加强对外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深圳经济特区引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经过32年的发展,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的承载力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已经难以为继的局面。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深圳在经济实力、对外贸易、外资利用、国际交往、城市功能、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集聚国际资源的能力、城市文明和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与毗邻的香港相比,亦“稍逊风骚”。目前香港的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93%,而深圳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3%;香港拥有跨国公司总部10家、分支机构487家,深圳仅有跨国公司总部2家、分支机构180家;香港是亚太金融中心城市,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中有76家在香港开展业务,深圳目前只有外资银行45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快速且大规模在世界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利用世界资金和技术的机会,加速了经济增长。深圳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吸纳更多的国际先进元素,进一步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更加包容的开放理念,进一步完善涉外政策和服务体系,为开展国际间人员、资金、技术、商品、信息等往来创造良好环境,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创造新优势。
对外交流:提升“深圳质量”的关键环节
建设国际化城市,深圳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开放,以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品质,提升“深圳质量”,扩大城市吸引力。首先,扩大对外交流,将促进城市社会环境的优化,将促使深圳加速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的治理经验,强化社会管理,促进平安和谐,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和涉外服务体系,大力建设和完善以交通、信息、能源、环保、防灾等为重点的国际化城市基础设施,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增强城市国际化功能,形成“宜业”并“宜居”的城市特质。其次,扩大对外交流,将促进依法治市理念的贯彻。深圳既要保持开放胸襟,不断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理论、法治经验,更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迅速构建具有深圳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的特区法规体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第三,扩大对外交流,将促进市民的文明程度的提升。以扩大对外交流来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就是要积极吸收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着力塑造城市文明形象。扩大对外交流,重在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化城市居民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和胸襟,让市民逐步把国际先进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习惯,增强文化多元性和城市包容度。
对外交流:深圳创新发展的寻优路径
创新就是生产力,就是活力,就是生命力。深圳在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开放思维与国际“对话”,以创新锐气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改革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首先,扩大对外交流,将加快创新要素的集聚。为此,深圳要善用“拿来主义”,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凡是有利于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经验,都应吸收借鉴,为我所用,并结合深圳实际大胆创新,勇于突破过去固有思维的束缚,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谦虚的品质、更加博大的胸怀,向世界一流城市看齐,站在巨人肩上前行,并努力实现超越。其次,扩大对外交流,将加快发展方式的创新。建设国际化城市,深圳一方面要向国家争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增强开放能力,拓展国际空间;另一方面,要用好用足特区“四个先行先试”政策,大胆尝试新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成国际化城市建设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深圳才能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领头羊”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创新发展环境产业,努力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赢。第三,扩大对外交流,将加快制度体系的完善。有人说,21世纪世界的竞争将是制度之间的竞争。谁的制度好,资源就会流向那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一直承担着制度创新“试验田”的职能。面对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深圳将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着力营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以开放促改革发展、促制度优化。
对外交流:深圳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
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须借助许多方面的力量,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首先,扩大对外交流,有助于拓展国际空间。增强城市的国际关联度和认知度,是地方外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深圳已申请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将与UCLG组织的1300个世界大城市开展多边国际交流活动,同时也将充分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扩大发展的契机,加强区域合作。深圳计划在5年内大幅增加国际友城数量、优化布局,进而形成以政府拓展为主渠道,“请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民间组织及广大市民全面参与的资源共享、互促互动、合力并进的立体对外交流格局。特别是大力支持深圳企业抓住机遇,奋发进取,在国际竞争中磨砺、成长、壮大,实施标准化战略、专利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其次,扩大对外交流,有助于深圳国际形象推广。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推广深圳的国际形象,是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树立深圳的国际品牌形象,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深圳城市发展的认同感,使“深圳创造”、“深圳质量”、“深圳风采”深入人心。通过城市国际形象推广,让五大洲的宾朋愿意并主动开展与深圳的交流,欣赏并密切与深圳的合作,理解并宣传深圳的发展理念。第三,扩大对外交流,有助于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合力。将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新闻媒体的优势,深入开展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专题讨论与宣传,重点研究和系统介绍扩大对外交流、提升国际化城市水平的重大意义、重要内容和长远目标,广泛、深入地介绍国际一流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全城开放、全民开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