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有10个经济增长表现优于全国6.8%的增速,其中贵州、云南、江西等7个省份跻身全国增速前十,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方阵”。
过去近1个月时间内,中新社记者从云南出发,一路沿长江蜿蜒向东,至浙江收尾,探寻“领跑”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江经济带,如何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新“生态”的财富
离湄潭县约500公里开外的重庆万州区,四月红玫瑰香橙园负责人朱文祥望着挂满柑橘的506亩地。他很明白,尽管使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成本在增加,但环保的柑橘能卖出好价钱,350万元左右的果园年产值让他心满意足。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保奎说,从全国来看,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优势较为明显,上游更为突出,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以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为主的绿色产业已成为长江上游经济发展的抓手。
善待自然,方有馈赠。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见树就伐、用水不治”粗放式发展已成过去式,长江上游本就属于生态脆弱地区,不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差异化发展绿色产业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生财之道”。
新理念的效益
告别过去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培育新动能创造条件和空间,这正在成为长江经济带各大城市的共识。
长沙,湘江新区,远大住工集团的生产基地里,不见汗流浃背的建筑工人,只有一台台智能机械在忙碌;老牌龙头企业中联重科(4.130, -0.04, -0.96%)在2017年实现了28款样机下线的“智能制造”产品升级。
武汉,东湖新区,8公里的左岭大道沿线,分布着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华星光电、武汉天马微电子等总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的人民币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就在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之地。
芜湖,国家级机器人(16.640, -0.33, -1.94%)产业集聚区,埃夫特智能装备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已在金属加工、打磨抛光、搬运码货等多个岗位“就业”。
上述城市都拥有一批以创新为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企业。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巡视员周虎说,在培育长江经济带新动能方面,官方正推进沿江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命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有380多家,长江沿线占45%左右,对于整体的工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喜新不厌旧。在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的同时,也要为传统行业插上新的翅膀。
以长江岸线治理,通过搬迁改造助化工企业入园为例,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忠认为,“入园”可促进化工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搬迁还可淘汰一些小的、落后的、不环保的产能和工艺,推动兼并重组,以此做大做强化工产业。
协调间的共赢
以长三角为龙头,向西望去,经济发展水平呈递减之势。要让中游的龙腰、上游的龙尾一并“起舞”,关键在协调。
从布局来看,周虎称,目前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及内需为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游区域,下游依托于市场、交通便利等条件和靠近海洋、靠近发达区域等特点,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附加值高、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
刘保奎则指出,随着中上游中心城市群的开放程度提高和营商环境优化,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已纷纷进驻。
从机制来看,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棋表示,现已成立“1+3”的省地协商合作机制,“1”即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协商合作机制,并成立了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的协商合作机制,由此解决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
从方向来看,肖金成认为,有省与省、区域和区域间的协调,也有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协调。从中上游的区位来看,应促进对外开放,例如通过中欧班列对接欧洲,通过合作深挖东南亚市场,在内陆走出国门,向西向南做大蛋糕。
友情链接